湖北2014年成考專升本語文知識點(diǎn)總結(jié)二
唐宋以后部分:
1. 陳子昂 是唐代第一個舉起詩歌革新大旗的作家,他標(biāo)舉 《 詩經(jīng) 》 和漢魏古詩,鄙夷 齊梁年間“彩麗競繁”的靡麗詩風(fēng),寫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佳句。
2.從體裁上看,《登幽州臺歌》是一首 古體 詩;高適《燕歌行》屬于 七言歌形體 ;王維《終南山》屬于 五言律詩 ;李商隱《錦瑟》屬于 七言律詩 。
3.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題目使用的是樂府舊題,統(tǒng)攝全篇的中心意象是月 。
4.在唐代詩壇上,作品融詩、畫于一體,風(fēng)格清新淡雅的唐代詩人是 王維 ;兼善眾體,尤其對七律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xiàn)的詩人是 杜甫 ; 白居易 存詩數(shù)量之多,為唐人之冠。
5.高適《燕歌行》曰“至今猶憶李將軍”,言外之意是戰(zhàn)士們希望有體恤戰(zhàn)士的將領(lǐng)。
6.王維《終南山》全詩運(yùn)用了 白描 的手法描繪景物。
7.李白詩句“中間小謝又清發(fā)”,“小謝”指南朝詩人 謝脁 。
8.杜甫的詩作深刻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過程中的社會風(fēng)貌和時代苦難,被后人譽(yù)為“詩史”。
9.杜甫的《秋興》組詩共 八 首,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 人生之秋 和 國運(yùn)衰落之秋 , 充溢著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思。
10.《西塞山懷古》的首聯(lián)、頷聯(lián),回顧了 西晉滅亡東吳 的歷史場景。
11.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 歌詩合為事而作”。
12.在藝術(shù)上,白居易詩以 平易曉暢 著稱,在當(dāng)時就流布很廣。
13.被后人奉為古代長篇歌行中的絕唱的是《 長恨歌 》,唐代相同內(nèi)容的傳奇有 陳鴻 的《長恨歌傳》。
14.李商隱的《錦瑟》取句首二字為題,屬于無題詩。
15.王維詩歌各體兼工,以 五言律絕 最為出色;李白詩作體裁以 古體 、絕句見長;杜甫各體皆長,五古、 七律 成就尤高;李商隱詩歌各體皆工,尤以 七律 最為突出。
16.被蘇軾譽(yù)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散文家是韓愈 。
17. 唐代散文家 韓愈 與 柳宗元 齊名,同為古文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
18.《張中丞傳后敘》在行文上最大的特點(diǎn)是前半部分的 議 和后半部分的 敘 緊密結(jié)合。
19. 柳永 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填詞的作家,他創(chuàng)制了大量的 慢詞 ,推動了詞體的發(fā)展。
20.詞調(diào)《望海潮》為 柳永所創(chuàng)制。
21.蘇軾《水調(diào)歌頭》小序中“兼懷子由”,“子由”是指 蘇轍 。
22.《東坡樂府》中“樂府”指 詞 ;《稼軒長短句》中“長短句”指 詞 。
23.辛棄疾是南宋豪放詞派的主要代表。
24.張岱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以小品文見長。
25.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有并稱“高岑”的 高適 與 岑篸 ;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作家有并稱“王孟”的 王維 與 孟浩然 ; 杜甫 與 李白 被稱為中國詩歌史上雄視今古的“雙子星座”;在中唐詩壇,劉禹錫 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中唐新樂府詩派的代表作家是并稱元白的 元稹 和白居易;蘇軾與父 蘇洵 、弟 蘇轍 合稱“三蘇”,在詞史上 蘇軾 與 辛棄疾并稱“蘇辛”; 李清照 與 辛棄疾 合稱濟(jì)南二安。
26.王維字 摩詰 ;李白字太白 ,號 青蓮 居士;杜甫字 子美 ,因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又稱 杜拾遺 、 杜工部 ;白居易字 樂天 ,晚號 香山 居士;李商隱字 義山 ;韓愈字 退之 ,卒謚“文”,故后世稱 韓文公;柳永官終屯田員外郎,故世稱 柳屯田 ;蘇軾字 子瞻 ,號 東坡 居士,卒謚 文忠 ;李清照號 易安 居士;辛棄疾字 幼安 ,號 稼軒 ;張岱號 陶庵 。
27.唐代詩人中,李白被稱為詩仙 ;杜甫被稱為詩圣;*王維被稱為詩 佛 ;*劉禹錫被稱為詩 豪 ;*李賀被稱為詩 鬼 。(*了解)
28.寫出下列作家的詩詞文集:
王維 《王右丞集》;李白 《李太白集》 ;白居易 《白氏長慶集》;柳永《樂章集》;李清照《漱玉詞》。
29.寫出下列詩詞文集的作者:
《高常侍集》 高適 ;《杜少陵集》 杜甫;《樊南文集》 李商隱 ;《昌黎先生集》 韓愈;《陶庵夢憶》 張岱 。
30.戴望舒因發(fā)表詩歌《雨巷》而被稱為 “ 雨巷 詩人”?!队晗铩吠ㄟ^“我”對 丁香姑娘 追求,表達(dá)了詩人理想幻滅時的痛苦。
31. 徐志摩《再別康橋》的詩性美感主要體現(xiàn)在 繪畫美 .
32.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象征新時期祖國重新崛起的意象是 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