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成考語文題型每年都會有變化,但關(guān)于現(xiàn)代文和文言文的閱讀理解總是層出不窮的。因此考生在做相關(guān)試題訓(xùn)練時,不僅要總結(jié)自己經(jīng)常出錯的選擇題,還要對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做一個了解,尤其是對于文言文的翻譯題,要理解它在文中所表達的意思。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試題,一起來做一下吧。
一.選擇題:
1.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猶豫陷阱樹碑立傳
B.緣由布置握手言和
C.停學(xué)慷慨克不容緩
D.湍急揣度眾志成城
參看答案:C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崛起健壯罷黜盛氣凌人
B.拾掇停學(xué)啜泣綴字成文
C.托付萎縮倭寇虛以委蛇
D.褻瀆木牘牛犢買櫝還珠
參看答案:A
3.在下列詩人中,屬于田園山水詩派代表作家的是()
A.王昌齡
B.王維
C.岑參
D.李商隱
參看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運用正確的一句是()
A.許多看到過極光的人在描繪極光時往往語焉不詳,只說些“美得語言無法形容”之類的話。
B.寬帶上網(wǎng)是電信業(yè)的熱門,但推行太慢,這是由于它的價格過高讓市民嘆為觀止。
C.盡管運用純凈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嘖嘖,但純凈水進入千家萬戶已是不爭的事實。
D.以巴沖突愈演愈烈,美伊戰(zhàn)爭迫在眉睫,中東局勢戰(zhàn)云密布,這使許多投資者退避三舍。
參看答案:A
5.下列詞語中括號中的字的讀音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A.(曲)解(齲)齒興(趣)(曲)彎曲折
B.(檔)案恰(當(dāng))(蕩)漾安步(當(dāng))車
C.割(舍)(攝)取(赦)免退避三(舍)
D.(便)宜(駢)文隨(便)(便)宜行事
參看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的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近來,移動電源突然冒煙爆破的事件[屢試不爽],一些殘次充電寶儼然“炸彈”。
B.水稻栽培、勞動確保、小額貸款是農(nóng)人最感興趣的問題,咨詢臺被圍的[風(fēng)雨不透]。
C.這里的葡萄因皮薄、色艷、肉厚[聞名遐邇],既可生吃又能釀酒,深受顧客……
D.在網(wǎng)絡(luò)空間里,[眾星捧月]的文化不一定是美的,曲高和寡式的文化不……的
參看答案:D
7.下面是一則手機充電程序的闡明,填入空缺處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將充電器插上電源,再將充電插頭按正確的方向與手機底部的插孔連接,此刻手機開始充電。_______當(dāng)電池布滿時,充電主動中止,此刻按住插頭下邊的按鈕便可將充電插頭取下。
A.屏幕會閃現(xiàn)“正在充電”,并且電池符號會開始從右向左逐步增加,標(biāo)明正在充電,手機頂部的狀況指示燈會固定為赤色。
B.屏幕會閃現(xiàn)“正在充電”,并且電池符號會與此同時開始從右向左逐步增加,手機頂部的狀況指示燈會固定為赤色,標(biāo)明正在充電中。
C.屏幕會閃現(xiàn)“正在充電”,并且電池符號會從右向左跳躍式地逐步增加,手機頂部的狀況指示燈閃現(xiàn)出艷麗的赤色,標(biāo)明正在充電中。
D.屏幕會閃現(xiàn)“正在充電”,并且電池符號會從右向左逐步增加,手機頂部的狀況指示燈會固定為赤色,標(biāo)明正在充電中。
參看答案:D
8.下列各句,沒有語病、句意清晰的一句是()
A.校園的通知說,讓重生本月20日前去簽到。
B.睡覺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當(dāng)風(fēng)。
C.文件對經(jīng)濟領(lǐng)域中的一些問題,從理論和法規(guī)上作了具體規(guī)定和深入的論說。
D.一個好的比方,或為形似,或為神似,或為神形兼似,總是離不開相似這一底子特色。
參看答案:D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結(jié)9-12題
原性韓愈
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dǎo)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其所以為性者五:曰仁、曰禮、曰信、曰義、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則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視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懼、曰愛、曰惡、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動而處其間;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但是求合其間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與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視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茍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惡。揚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惡混。夫始善而進惡,與始惡而進善,與始也混而今也善惡,皆舉其間而遺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魚之生也,其母視之,知其必以賄死。楊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聞其號也,知必滅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無災(zāi),其始爬行也,則岐岐然①、嶷嶷然②。文王之在母也,母不憂;既生也,傅不勤;既學(xué)也,師不煩。人之性果惡乎?堯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習(xí)非不善也,而卒為奸。瞽瞍之舜,鯀之禹,習(xí)非不惡也,而卒為圣。人之性善惡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舉其間而遺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曰:然則性之上下者,其終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學(xué)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則孔子謂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異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雜佛老而言也。雜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異!
(選自《韓昌黎文集》)
【注】①岐岐:形容聰明早慧。②嶷嶷(nì):幼小聰慧的樣子。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焉者之于七也,動而處其間中:中庸,適中
B.知其必以賄死賄:貪賄,受賄
C.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食:吃飯
D.而卒為奸卒:總算,最終
參看答案:C
參看解析:食,享祀,受祭
10.以下句子編成四組,全都標(biāo)明“性之上下不可移”的一組是
?、偾橹谛砸暺淦发诿献又孕栽唬喝酥陨脾酆箴⒅?,其母無災(zāi)④文王之管蔡,習(xí)非不善也,而卒為奸⑤鯀之禹,習(xí)非不惡也,而卒為圣⑥下之性,畏威而寡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參看答案:C
參看解析:①與論點無關(guān);②孟子未區(qū)別人性的等第;③證明上品不可移;④證明下品不可移;⑤證明上品不可移;⑥減少罪過,但仍然沒有改動等第,仍然是下品。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對“性”和“情”作出清晰區(qū)別,以為“性”與生俱來,而“情”則是后天與外物效果的產(chǎn)品:“性”和“情”都可以劃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第,它們又相互效果,相互影響。
B.韓愈以為人的情感表現(xiàn)為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個方面,下品之人對每種情感的表現(xiàn)要么過分,要么缺失。
C.關(guān)于孔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揚子(雄)的性混論,韓愈都不認(rèn)同,并提出質(zhì)疑和批判。
D.韓愈以為性之上品、中品和下品都不能改動,這和孔子的觀念一致。
參看答案:D
參看解析:韓愈以為性之上品和下品不能改動,而中品可以通過后天教化,導(dǎo)向上品或下品。
1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所以為性者五:曰仁、曰禮、曰信、曰義、曰智。
(2)皆舉其間而遺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3)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
參看答案:(1)人用來表現(xiàn)本性的有五個方面:它們是仁、禮、信、義、智。
(2)都是說到中品卻遺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間的一個方面卻失掉另外兩個方面。
(3)因此上品之人可教導(dǎo),下品之人可約束。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羅素《我為什么而活著》,然后回答試題。
對愛情的巴望,對知識的尋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劇烈的熱情分配著我的終身。這三種熱情,就像颶風(fēng)相同,在深深的苦海上,恣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挨近絕望的邊際。
我尋求愛情,首先是由于愛情給我?guī)砜裣玻绱藙×?,以致我?jīng)常情愿為了幾小時的歡愉而犧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尋求愛情,其次是由于愛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顆震顫的心,在國際的邊際,俯視那嚴(yán)寒死寂不可測的深淵。我尋求愛情,最終是由于愛情的結(jié)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詩人們所想象的天堂現(xiàn)象的神秘縮影。這就是我所尋求的,雖然它對人生好像過于夸姣,但是最終我仍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樣的熱心尋求知識,我期望了解人類的心靈。我期望知道星星為什么閃閃發(fā)光,我試圖理解畢迭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數(shù)字分配著萬物流轉(zhuǎn)。這方面我獲得一些成果,但是不多。
愛情和知識,盡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總把我?guī)Щ貕m世。痛苦的呼號在我心中回旋,饑餓的兒童,被壓迫者糟蹋的受害者,被兒女視為可厭負(fù)擔(dān)的白叟以及布滿孤寂、貧窮和痛苦的整個國際,都是對人類應(yīng)有日子的嘲諷。我巴望減輕這些不幸,但是我無能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這就是我的終身。我覺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時機的話,我還樂意再活一次。
13.作者終身受到哪三種熱情的分配?它們之間有何聯(lián)絡(luò)?
參看答案:對愛情的巴望、對知識的尋求、對人類苦難的同情心。愛情和知識把我引上天堂,同情心把我?guī)Щ貕m世。
14.找出第二段中標(biāo)明順序的詞,并闡明這樣表述的好處。
參看答案:首先、其次、最終。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15.這篇文章采用了怎樣的結(jié)構(gòu)?
參看答案:總一分一總。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湖北
成考高升本語文基礎(chǔ)測試題(七)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傊?,考生在做這種試題時,最好是將自己常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標(biāo)注,對于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就需要多做了解,多月閱讀,知道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和起到一個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