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ee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综合色_综合色88,激情五月开心综合亚洲,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电影,亚洲龙腾成人精品小说网

歡迎訪問湖北成教網 !主要為湖北成人高考考生提供報考政策解讀及報名指導服務,網站信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www.hbea.edu.cn為準。

湖北成教網logo

網站首頁 成教政策 成教簡章 成教院校 成教專業(yè) 錄取分數線 成績查詢 成考視頻 成教問答 網上報名
湖北成人高考報名流程
報名時間 考試時間 報名條件 報考費用 考試科目 加分政策 準考證打印 現場確認 錄取查詢 成教分數線 成績查詢 歷年真題
快速導航關閉
招生院校
招生專業(yè)
報考指南
各地區(qū)成人高考信息匯總
真題輔導
專題
湖北成教網 > 成人高考復習資料 > 高中起點 > 史地 > 2019年湖北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輔導及答案(三)

2019年湖北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輔導及答案(三)

整編:湖北成教網 日期:2018-10-30 09:46:34 閱讀:次 交流群+
2019年湖北成人高考高起點歷史地理輔導及答案(三)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8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于( ?。?/span>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下列各項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span>
 
A.祖沖之是我國西漢著名的數學家
 
B.《齊民要術》是北魏時期農學家賈思勰的著作
 
C.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家
 
D.《神滅論》是反對佛教的
 
3.在科舉考試中首創(chuàng)武舉和殿試是在( ?。?/span>
 
A.隋煬帝統(tǒng)治時期
 
B.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
 
C.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
 
D.唐玄宗統(tǒng)治時期
 
4.受唐朝文化影響而在本國各級學校教授儒學的是( ?。?/span>
 
A.日本
 
B.朝鮮
 
C.印度
 
D.阿拉伯
 
5.支持王安石變法的皇帝是( ?。?/span>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神宗
 
D.宋高宗
 
6.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zhàn)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 ?。?/span>
 
A.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已經解體
 
B.中國第一次被西方資本主義強國打敗
 
C.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fā)生變化
 
D.鴉片戰(zhàn)爭后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
 
7.下列關于《天朝田畝制度》的評述,正確的是(  )
 
①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
 
②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③是一種絕對平均主義思想的反映,不可能實現
 
④是太平天國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內政的新方案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8.著名愛國詩人丘逢甲在《春愁》一詩中寫道:“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這首詩描寫的歷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B.中法戰(zhàn)爭
 
C.甲午中日戰(zhàn)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爭
 
9.戊戌變法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 ?。?/span>
 
A.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資產階級維新派十分軟弱
 
B.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
 
C.頑固勢力強大
 
D.帝國主義的破壞
 
10.確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原則,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歷史文獻是( ?。?/span>
 
A.《欽定憲法大綱》
 
B.《修正大總統(tǒng)選舉法》
 
C.《中華民國約法》
 
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1.下列口號中,最能反映五四運動性質的是( ?。?/span>
 
A.廢除“二十一條”
 
B.還我青島
 
C.懲辦賣國賊
 
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12.抗戰(zhàn)初期,國民政府在正面戰(zhàn)場組織了多次重大戰(zhàn)役。其中,國共兩黨軍隊在戰(zhàn)場上協同作戰(zhàn)的戰(zhàn)役是( ?。?/span>
 
A.淞滬會戰(zhàn)
 
B.徐州會戰(zhàn)
 
C.武漢會戰(zhàn)
 
D.太原會戰(zhàn)
 
13.我國徹底廢除幾千年來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的標志是(  )
 
A.新中國建立
 
B.全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
 
D.三大改造完成
 
14.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奠定思想基礎的是( ?。?/span>
 
A.《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四項基本原則的提出
 
C.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15.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的是( ?。?/span>
 
A.加爾文
 
B.達·芬奇
 
C.但丁
 
D.莎士比亞
 
16.標志美國獨立戰(zhàn)爭開始的事件是( ?。?/span>
 
A.波士頓傾茶事件
 
B.來克星頓槍聲
 
C.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
 
D.薩拉托加大捷
 
17.世界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是在( ?。?/span>
 
A.19世紀初
 
B.19世紀中期
 
C.20世紀初
 
D.20世紀中期
 
18.列寧說:“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同農民的聯盟,是先鋒隊無產階級同廣大農民群眾的結合。”理解列寧所說,最能體現這一“實質”的是( ?。?/span>
 
A.廢除實物配給制
 
B.恢復市場經濟
 
C.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D.實行工資級別制
 
19.美國提出“歐洲復興計劃”的根本目的是( ?。?/span>
 
A.穩(wěn)定歐洲大部分國家現存制度
 
B.推行“遏制共產主義”政策
 
C.對蘇聯和東歐地區(qū)進行經濟滲透
 
D.幫助歐洲復興經濟
 
20.下列對“獨聯體”的表述正確的是( ?。?/span>
 
A.是在蘇聯原加盟共和國獨立基礎上成立的
 
B.它是蘇聯全民公決的產物
 
C.它的成立直接導致了“八一九”事件
 
D.它的組成仿效了前南斯拉夫地區(qū)的做法
 
21.讀圖,如果N是北極點,請判斷Q點的方位是在P點的(  )
 
1.png
 
A.正東方向
 
B.正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東南方向
 
22.若東半球處于晝半球時,則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
 
A.北京晝短夜長
 
B.剛果盆地正值黑夜
 
C.當日赤道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最大值
 
D.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23.周圍與五個大洲相鄰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24.當北極圈內極晝范圍最大時,下列四個島嶼晝短夜長的是( ?。?/span>
 
A.庫頁島
 
B.爪哇島
 
C.火地島
 
D.西西里島
 
25.既是兩大洋又是兩大洲分界線的海峽是( ?。?/span>
 
A.馬六甲海峽
 
B.白令海峽
 
C.直布羅陀海峽
 
D.土耳其海峽
 
26.實際相距75千米的兩地,在地圖上距離是3.75厘米,該圖的比例尺是( ?。?/span>
 
A.1:2000000
 
B.1:200000
 
C.1:20000000
 
D.1:20000
 
27.下列關于降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span>
 
A.高壓控制的地區(qū),容易形成降水
 
B.盛行下沉氣流的地區(qū),降水稀少
 
C.沿海地區(qū)的山地必然多雨
 
D.信風控制的地區(qū)必然降水少
 
28.下列現象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是( ?。?/span>
 
A.陸地晝夜晴天
 
B.海洋晝夜多云
 
C.海洋晝夜晴天
 
D.陸地晝夜多云
 
29.當地球運行到遠日點時,我國出現的地理現象是( ?。?/span>
 
A.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剛進入梅雨期
 
B.黃河進入枯水期
 
C.東部地區(qū)盛行偏北風
 
D.雨帶推移到華北、東北地區(qū)
 
30.下列河湖未參與海陸間循環(huán)的是(  )
 
A.洞庭湖、珠江
 
B.雅魯藏布江、納木錯
 
C.青海湖、塔里木河
 
D.額爾齊斯河、貝加爾湖
 
31.我國西北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span>
 
A.土地資源不足
 
B.化肥農藥不足
 
C.勞動力不足
 
D.水資源不足
 
32.下列關于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span>
 
A.全年各月平均氣溫均在10℃以上
 
B.降水量大,集中在冬季
 
C.全年盛行西風,降水比較均勻
 
D.氣溫變化曲線變化幅度大
 
33.現在我國對三江平原已經停止墾荒,主要原因是( ?。?/span>
 
A.保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B.土地日漸貧瘠,產出降低
 
C.我國糧食產量已經過剩
 
D.準備開發(fā)石油資源,建立石油基地
 
34.“西出陽關無故人”,離陽關最近的我國古代藝術寶庫是( ?。?/span>
 
A.龍門石窟
 
B.莫高窟
 
C.云岡石窟
 
D.麥積山石窟
 
35.近年來中國老齡化的進程明顯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span>
 
A.經濟發(fā)展迅速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壽命延長和自然增長率上升
 
D.環(huán)境質量改善和人口素質提高
 
36.下列鐵路中,整條鐵路均處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上的是( ?。?/span>
 
A.南昆鐵路
 
B.成昆鐵路
 
C.青藏鐵路
 
D.蘭新鐵路
 
37.近年來北京市場上出現了品種繁多的熱帶花卉,這是因為( ?。?/span>
 
①北京自然條件的改變②北京市場需求的變化
 
③稅收政策的變化④交通和冷藏條件的改變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8.引發(fā)下列環(huán)境問題的原因并不是因為森林減少的是( ?。?/span>
 
A.臭氧層破壞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樣性銳減
 
39.近年來世界一些大型企業(yè)集團紛紛合并,從工業(yè)布局因素考慮主要原因是( ?。?/span>
 
A.原料供給方便
 
B.環(huán)境條件制約
 
C.爭奪市場份額
 
D.壟斷資本發(fā)展
 
40.修建水庫容易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是( ?。?/span>
 
A.水源污染
 
B.土壤鹽堿化
 
C.酸雨
 
D.植被種類減少
 
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41~46小題,共70分。
 
4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11分)
 
“秦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軍部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兵,顧謂融日:“此亦勁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玄等乘勝追擊……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
 
——引自《資治通鑒》
 
回答: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著名戰(zhàn)役名稱是什么?交戰(zhàn)雙方分別是誰?
 
(2)這場戰(zhàn)役結局如何?原因是什么?
 
(3)對這場戰(zhàn)役的評價是什么?
 
42.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和西方國家推行冷戰(zhàn)政策的主要事例,并概述其主要內容。(12分)
 
4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革命導師并不認為自己提出的理論是已經完成了的絕對真理或“頂峰”,可以不受實踐檢驗:他們處處時時用實踐來檢驗自己的理論、論斷、指示。
 
——摘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材料二
 
有一些同志天天講毛澤東思想,卻往往忘記、拋棄甚至反對毛澤東同志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這樣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他們的觀點,實質上是主張照抄馬克思、列寧、毛澤東同志的原話,照抄照轉照搬就行了。
 
——摘自1978年6月2日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概述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的內容及意義。
 
44.讀下列三處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png
 
(1)三地均為世界著名旅游勝地,其中甲處所在國家有__________河流經,該國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
 
(2)乙處所在國家境內的大洲界線是__________,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__________。
 
(3)丙處所在國家的農業(yè)發(fā)達,主要經濟作物有__________;該國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迅速,主要工業(yè)中心在__________。
 
(4)今天乙處旅游景觀破壞嚴重,原因是。
 
45.讀圖1—1,完成以下小題:(13分)
 
(1)在圖中用箭頭表示出地球公轉的方向。
 
(2)當地球處于②位置時,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__(節(jié)氣),此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______,下列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__________(選擇填空)
 
A.北京
 
B.上海
 
C.哈爾濱
 
D.廣州
 
(3)當悉尼和北京晝長相同時,地球處于__________(選擇填空)
 
A.①
 
B.②
 
C.③
 
D.④
 
2.png
 
(4)當地球處于④位置時,北極圈內出現__________現象,該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__________(方向)移動。
 
(5)當地球自①向②運動的過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__________(變大或變小),地球公轉的速度將逐漸__________(變快或變慢)
 
46.讀圖1—2,回答下列問題:(12分)
 
3.png
 
(1)圖中ab線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分布地理界線,a是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b是省的__________;
 
(2)ab沿線經過的省級行政單位中,有兩個簡稱的共有__________個;
 
(3)我國人口地理的空間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這一現狀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現在__________:
 
(4)近年來城市日益密集,形成了6個世界級的超級城市群,其中在我國境內的是__________地區(qū)的城市群,除此以外,亞洲還有__________周邊的城市群;
 
(5)我國西部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在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時,為可持續(xù)發(fā)展考慮,必須把__________放在工作的首位。
 
歷史地理模擬試卷(一)參考答案及解題指要
 
選擇題
 
一、選擇題
 
1.【答案】B
 
【解題指要】迄今為止的考古證明,還沒有發(fā)現夏代的文字。商代已經產生了著名的甲骨文,并且比較成熟。從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講,任何事物都應當是從初創(chuàng)到成熟,因此,在商代以前也應當有了不成熟的文字,但由于至今沒有發(fā)現,因此還不能說夏代已經產生了文字。西周時期,我國的文化已經相當發(fā)達;春秋時期,古代的文化更加進步,產生了像孔子那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老子那樣偉大的哲學家,同時出現了許多不朽的著作,一直流傳到今天。因此,這個時期,已經不會是文字剛剛產生的時代了。請記住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發(fā)現的我國最為古老的文字。
 
2.【答案】A
 
【解題指要】這是一道考查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的題目。問的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是哪一項。A項中的祖沖之的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但不是西漢時期的人,而是南朝時期的數學家。其他三項都符合歷史事實。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復習時要了解他被稱為“書圣”,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是《蘭亭序》。賈思勰是北魏時期著名的農學家,著有《齊民要術》一書,可將中國古代農學成就集中起來復習?!渡駵缯摗返淖髡呤悄铣朔犊b。當時佛教盛行,宣揚六世輪回的神學思想。范縝著書《神滅論》,主張人死后靈魂不再存在,因此,與佛教思想直接對立,是反對佛教的。
 
3.【答案】C
 
【解題指要】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式稱帝的女皇帝。在位期間于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多有所建樹。在科舉考試中實行武舉和殿試,就是其中之一。科舉制創(chuàng)立于隋朝,在唐代得到發(fā)展,日益成熟。武則天時期創(chuàng)立武舉和殿試,也是科舉制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復習時,最好將有關科舉制的知識要點綜合歸納,如何時創(chuàng)立、何時出現進士科、何時創(chuàng)立武舉和殿試、何時確定命題范圍為“四書五經”等等。
 
4.【答案】A
 
【解題指要】在唐朝的對外關系中,知識要點較多的是日本。日本在唐代派出十余次遣唐使,全面學習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回國后策動了日本各方面的改革,其中包括在學校中教授中國儒家學問。唐朝時,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也與唐朝有著密切交往,但受唐朝影響最深的是日本。對日本遣唐使曾經十三次來中國的有關內容,還應當進一步掌握。
 
5.【答案】C
 
【解題指要】王安石變法發(fā)生在北宋神宗年間,只有皇帝支持,變法才能推行,支持王安石變法的自然是宋神宗。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的建立者,宋太宗在教材中沒有出現,宋高宗是南宋的建立者,三者都不是本題選擇的對象。王安石變法的背景、內容及效果應當作為問答題進行準備。
 
6.【答案】C
 
【解題指要】這是一道分析判斷題,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對相關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fā)生了變化,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著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中國人民革命的任務也開始發(fā)生變化。因此,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歷史概念清楚、準確,是解題的關鍵。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而不是已經解體,所以選項A具有一定的干擾作用。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開始發(fā)生變化,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不斷加深,民族矛盾逐步發(fā)展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但階級矛盾依然存在,有的時候甚至是社會的主要矛盾,所以選項D也不完全正確。正確的表述是:鴉片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選擇B項也不正確,中國戰(zhàn)敗不能作為歷史時代劃分的依據。
 
7.【答案】D
 
【解題指要】本題實際涉及對太平天國先后兩個綱領性文件的評價問題?!短斐锂€制度》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反封建思想的結晶,反映了農民迫切要求獲得土地的愿望;但它提出按人口平分一切土地、平均分配一切社會財富的主張,是一種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資政新篇》是太平天國后期由干王洪仁王于提出的改革內政的新方案,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中國最早提出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8.【答案】C
 
【解題指要】此題類似史料分析題,解題方法有很多種。首先是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此詩反映了詩人對于臺灣被迫離開祖國懷抱的悲憤心情。其次,詩中有“去年今日割臺灣”一句,描寫的就是日本割占臺灣這一讓中國人民痛心的事情。讀懂了這首詩,問題也就解決了。
 
9.【答案】A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考生對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比較分析能力。答案列舉的四項內容均為變法失敗的原因;解題思路可聯系哲學上事物變化的內因與外因的關系,最主要的原因須從自身找。解題時應注意審題。
 
10.【答案】D
 
【解題指要】此題考查的是考生對相關歷史知識和概念的認知能力。1912年孫中山代表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它是近代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在我國法制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稓J定憲法大綱》是晚清預備立憲時清政府頒布的,它規(guī)定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清政府“名為立憲、實則專制”的體現?!吨腥A民國約法》、《修正大總統(tǒng)選舉法》都是袁世凱為恢復帝制而炮制出來的,破壞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所規(guī)定的各項原則。
 
11.【答案】D
 
【解題指要】這是一道比較分析題,考生只要準確掌握五四運動的性質,就容易選對答案。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基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和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因此,五四運動具有徹底的反帝國主義和反封建主義的性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A、B、C選項均只表現了五四運動性質的一個方面,只有D選項比較完整地概括了五四運動的性質。
 
12.【答案】D
 
【解題指要】中國抗日戰(zhàn)爭存在兩個戰(zhàn)場,一個是國民黨的正面戰(zhàn)場,一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zhàn)場。在太原會戰(zhàn)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積極配合友軍作戰(zhàn),取得了平型關等戰(zhàn)役的重大勝利。
 
13.【答案】B
 
【解題指要】該題旨在考查考生比較、分析問題的能力。A、C兩項比較容易被排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土地改革法》,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到1950年底,全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在我國延續(xù)了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土地制度被徹底廢除。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了。
 
14.【答案】C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考生對歷史基本知識和概念的認知能力。1978年《光明日報》發(fā)表《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文章,引發(fā)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這次討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打破了長期以來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是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的重要講話。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相關的歷史知識、概念不能混淆。
 
15.【答案】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藝復興代表人物的記憶和理解。西歐文藝復興的早期代表人物眾多,如但丁、米開朗基羅、達·芬奇等。其中達·芬奇可以說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身具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fā)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y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等多項才能。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中,具有這樣多項才能的只有達·芬奇一位,因此稱其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非常貼切。其他三位中,加爾文是宗教改革家;但丁最主要的貢獻在詩歌方面,恩格斯說“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莎士比亞是英國最著名的劇作家。從才能的多樣性上他們都無法與達·芬奇相比。
 
16.【答案】B
 
【解題指要】所列四個選項都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中的重要事件,但其意義各不相同:A項表明宗主國與殖民地的矛盾走向激化;C項是美國宣布獨立的前奏;D項是獨立戰(zhàn)爭開始走向勝利的轉折點;只有B項才標志著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開始。這個問題的設置是為了讓考生在全面掌握美國獨立戰(zhàn)爭史實的基礎上,準確理解各個重大事件所具有的標志性意義。
 
17.【答案】C
 
【解題指要】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的標志是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而該體系最終形成于20世紀初。
 
18.【答案】C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對新經濟政策主要措施在政治意義方面的理解。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關鍵的一點就是放松對農民的束縛,通過經濟上的交流,在工人階級和農民群眾、城市與農村之間架起橋梁。正是由于實行了糧食稅,農民可以自由處理多余產品,才能調動其積極性,使其擁護蘇維埃政權,從而鞏固工農聯盟。A項和D項是稍后實行的政策,并且主要適用于城市居民和工業(yè)領域,與農民關系不大;與列寧此話意思不符。B項不是這時在蘇俄實行的政策。
 
19.【答案】A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對馬歇爾計劃本質特征的認識。從馬歇爾計劃提出的背景上可以清楚,它的確有幫助戰(zhàn)后凋敝的歐洲復興經濟和對日益對立的蘇聯和東歐地區(qū)進行滲透的意圖;但這些還都是該計劃要達到的一般目的,其更深一層目的是要通過經濟援助,穩(wěn)定歐洲絕大多數國家的現存制度,即資本主義制度。在美國看來,這一制度現在已經受到戰(zhàn)爭重創(chuàng)、經濟破壞和蘇聯勢力“擴張”的多重威脅。而這一制度的穩(wěn)定則直接關系到資本主義世界的穩(wěn)定,關系到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的命運。由此可以看出,本題的正確項是A;C、D兩項也是馬歇爾計劃考慮的內容但不是“根本目的”;B項也與這一計劃有一定聯系,但它更多地被認為是同時期“杜魯門主義”的核心內容。
 
20.【答案】A
 
【解題指要】本題首先要明確“獨聯體”是蘇聯解體過程中的最后環(huán)節(jié),B、C兩項都是在最后解體之前發(fā)生的,這樣可以先從時間上進行一輪排除。從歷史進程上看,D項中前南斯拉夫地區(qū)因分立而解體,之后是不同民族、地區(qū)和國家的戰(zhàn)爭,沒有組成過涵蓋所有原國家、地區(qū)的聯合體。
 
21.【答案】D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利用經緯網判定方向的能力。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沿地球前進的方向為東,因此解題關鍵在根據題意判定地球自轉方向,在以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中,從北極上空看地球自轉方向為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為順時針方向。地球自西向東旋轉,Q點在P點的東面,又Q點的緯度比P點低,在其南面,綜合起來看Q點在P點的東南面。
 
22.【答案】C
 
【解題指要】本題雖未出現地圖,但可自繪太陽光照簡圖便于解答,熟悉地圖的考生也可利用頭腦中的地圖進行空間想象和思考。東西半球以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為界。若東半球為晝半球,則說明晨昏線恰好與經線重合,對應地球上的春分或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因此排除A、D兩項;剛果盆地在東半球,不可能為黑夜;此時太陽正直射赤道,故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大值即90度,故正確選項為C。
 
23.【答案】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世界海陸分布的基礎知識。北冰洋周圍只有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個大洲;印度洋周圍有亞洲、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亞大陸)、南極洲四個大洲;只有太平洋和大西洋周圍各與五個大洲相鄰,太平洋周圍有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大西洋周圍有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南極洲。故正確選項為B。
 
24.【答案】C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對地球公轉所引起的晝夜長短變化規(guī)律的認知水平,同時又要求考生對世界著名島嶼的位置有所了解。北極圈內極晝范圍最大時對應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其時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庫頁島、爪哇島、西西里島均在北半球,只有火地島在南半球,故正確選項為C。
 
25.【答案】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世界地理的有關知識。馬六甲海峽位于亞洲大陸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水道;直布羅陀海峽是連接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間的水道,是歐洲和非洲的分界;土耳其海峽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連接了黑海和地中海;只有白令海峽既是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又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故正確選項為B。
 
26.【答案】A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對比例尺的定義和計算方法的理解。首先要明確的是: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然后代入數值將單位統(tǒng)一,算出約分即可。還可逐一分析,圖上1厘米代表的實際數值,四個選項分別是:20千米、2千米、200千米、0.2千米,分別去除實際距離75千米,即可得出正確選項為A。
 
27.【答案】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氣壓帶、風帶以及有關降水成因的知識。凡是盛行上升氣流的地區(qū),水汽容易凝結,易成云致雨,形成上升氣流的原因有:低氣壓、山地迎風坡氣流被抬升、鋒面活動等,這些地區(qū)如氣流中含有水汽,在上升過程中氣溫下降,容易形成陰雨天氣。高壓盛行下沉氣流,空氣干燥,降水機會少。沿海地區(qū)的山地迎風坡多雨,背風坡干燥。信風控制的地區(qū),源于高壓區(qū)或內陸地區(qū)的氣流干燥,不易形成降水,但源于海洋的氣流濕潤,會形成降水。答案選B。
 
28.【答案】A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大氣熱力作用的基礎知識。白天,如天空云量多,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氣溫低;夜晚,天空云量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氣溫高,因此晝夜溫差小。反之,若晝夜均為晴天,則白天溫度較高,夜晚溫度較低,因此晝夜溫差大,陸地比海洋更明顯,故A項正確。
 
29.【答案】D
 
【解題指要】本題綜合考查與地球運動有關的中國氣候、河流特征的基礎知識。首先要確定當地球運行到遠日點時是每年的7月初,此時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我國東部地區(qū)盛行東南季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正值伏旱時節(jié),東部季風區(qū)的河流正值汛期,雨帶推移到華北、東北地區(qū)。故D為正確選項。
 
30.【答案】C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對水循環(huán)過程的理解,以及我國和世界河湖的分類。參與海陸間循環(huán)的河湖可理解為屬于外流區(qū)的河湖,未參與海陸間循環(huán)的就是內流區(qū)的河湖。因此正確選項為C。
 
31.【答案】D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對西北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的了解,西北地區(qū)由于降水少,水資源不足,是制約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故D項正確。
 
32.【答案】C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對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的了解及描述的概括能力。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40º~60º附近的大陸西岸,終年受西風及暖流影響,溫涼濕潤,降水均勻。夏季一般在20度以下,冬季在0度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以下,分布均勻。C項正確。
 
33.【答案】A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東北地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具體舉措。三江平原是我國典型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新中國成立初期曾經大規(guī)模墾荒,變“北大荒”為“北大倉”,為支援全國的糧食需要作出巨大貢獻。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發(fā)現我國已不再適合通過擴大耕地來提高農業(yè)產出,而應當提高科技投入,走生態(tài)農業(yè)之路。三江平原的生態(tài)價值遠高于它的生產價值,停止墾荒有利于保護環(huán)境,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正確選項為A。
 
34.【答案】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我國主要人文旅游資源的分布。龍門石窟在河南洛陽,莫高窟在甘肅敦煌,云岡石窟在山西大同,麥積山石窟在甘肅天水。只有敦煌莫高窟與陽關同處于甘肅西北,二者距離最近。B項正確。
 
35.【答案】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有關人口發(fā)展的問題。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導致年輕人口數量減少,生活水平提高使得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比例相對上升。我國人口發(fā)展受人口政策的影響,自然增長率下降顯著,伴隨經濟的快速增長,人口老齡化進程很快。B項正確。
 
36.【答案】C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的是我國鐵路分布及其與地勢階梯的關系。南寧至昆明的鐵路在兩廣丘陵與云貴高原上,成都至昆明是從四川盆地、橫斷山區(qū)到云貴高原;蘭新鐵路是經河西走廊到準噶爾盆地,這幾條鐵路大部都在第二級階梯上。只有青藏鐵路全部都在青藏高原即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C項正確。
 
37.【答案】B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影響農業(yè)生產的因素,產品要到市場上銷售,才能實現價值,市場需求量決定了農業(yè)生產的類型和規(guī)模,而熱帶花卉非北京本地產品,需要依托運輸和保鮮技術來保障遠距離抵達市場,因此②與④為正確的影響因素。B項正確。
 
38.【答案】A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與森林相關的環(huán)境問題。森林具有保持水土、保護生物多樣性、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等多種環(huán)境功能。森林減少會導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環(huán)境問題;臭氧層破壞是由于人類使用制冷劑釋放出來的氯氟烴類化合物所致,它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與森林的減少沒有關系。正確選項為A。
 
39.【答案】C
 
【解題指要】本題考查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及分析判斷能力。當前世界各國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空前緊密,科技進步和跨國公司推動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發(fā)達國家利用其制造業(yè)和金融業(yè)發(fā)達、先進技術、完善的設施、健全的法制等優(yōu)勢,主導世界金融市場,搶占世界貿易的最大份額,獲取最大的利益。所以正確選項為C。
 
40.【答案】B
 
【解題指要】本題綜合考查環(huán)境問題。由于修建水庫,使得地表水位上升,補給周圍地區(qū)的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抬升,在氣候干旱的地區(qū)或于旱的季節(jié),因蒸發(fā)旺盛,水分逸出,水中溶解的鹽分留在土壤中,會導致土壤的鹽堿化。正確選項為8。
 
非選擇題
 
二、非選擇題
 
41.【參考答案】(1)淝水之戰(zhàn)。前秦和東晉。(2)東晉取勝,前秦兵敗。東晉軍隊戰(zhàn)斗力強;北方人民希望東晉取勝;前秦統(tǒng)治不穩(wěn)固;前秦軍隊中的漢、羌、鮮卑士兵不愿意為秦軍賣命。(3)淝水之戰(zhàn)是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戰(zhàn)后不久,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解題指要】解析這段文獻,要首先明確材料當中的關鍵人物“秦王堅”,指的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秦皇帝苻堅,這里的“晉軍”指的是東晉的軍隊。另外,材料中提到了“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成語,應該據此得知,這里講的是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知道了這一點,就應該想到本次戰(zhàn)役的相關內容:戰(zhàn)役的雙方是東晉與前秦,戰(zhàn)役的結果是東晉以少勝多,戰(zhàn)役的意義在于決定了南北分割的局面。至于東晉以少勝多的原因,要會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分析。
 
42.【參考答案】主要事例有丘吉爾的反蘇反共演說,美國以希臘、土耳其受到威脅為由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發(fā)動冷戰(zhàn),“馬歇爾計劃”和組成北約等。丘吉爾的演說公開主張遏制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以援助希臘、土耳其為由,提出要遏制共產主義;“馬歇爾計劃”借援助西歐經濟復興之名,以經濟援助為手段,穩(wěn)定西歐,控制西歐;美國與歐洲一些國家組成政治軍事集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針對蘇聯進行冷戰(zhàn)。
 
【解題指要】本題以敘述史實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和西方國家推行冷戰(zhàn)政策都有哪些事例,然后對這些事例的主要內容加以概述即可??梢詮恼?、經濟、軍事三方面進行思考:丘吉爾的反蘇反共演說和美國援助希臘、土耳其,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對共產主義進行遏制和在全球進行擴張的政治宣言;“馬歇爾計劃”是這一宣言在經濟領域的應用;而組建北約則是美國推行冷戰(zhàn)政策在軍事領域的突出表現。
 
43.【參考答案】(1)為了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2)這次討論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3)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思想的束縛,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
 
【解題指要】材料分析題往往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本題為材料分析題,考查考生對“真理標準大討論”內容和意義的掌握情況。材料涉及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是復習過程中必須掌握的內容;材料內容、文字并不復雜,讀懂史料應該沒有太大問題,解題關鍵是把相關知識有效地組織起來。
 
44.【參考答案】(1)湄公河全年高溫,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2)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大大縮短了從歐洲、北美洲到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程。(3)棉花、黃麻、茶葉班加羅爾。(4)地處熱帶沙漠,晝夜溫差大、風力強,風化、侵蝕強烈。
 
【解題指要】本題通過景觀圖的判讀,確定各旅游勝地所在國家,重點考查東南亞、南亞、北非地區(qū)主要國家的基本國情,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意義及各國自然環(huán)境的主要特征。
 
(1)該處景觀為柬埔寨的吳哥窟,柬埔寨有湄公河流經,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6-10月因受西南季風影響,形成雨季,11月至翌年5月受東北季風影響,干燥少雨為旱季,特征是全年高溫,分雨季旱季。
 
(2)根據景觀判斷為埃及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頭腦中要想到埃及的地圖輪廓。該國境內東北部有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在世界交通中具有重要意義。
 
(3)丙處景觀為印度的泰姬陵,該國農業(yè)發(fā)達,人均耕地面積大,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都是重要的農業(yè)區(qū),水熱充足。糧食作物有水稻,經濟作物有黃麻、棉花、茶葉等。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達,中心主要在班加羅爾。
 
(4)埃及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是重要旅游勝地,但由于地處熱帶沙漠氣候,晝夜溫差大,風力強,因此風化作用和風力侵蝕作用強烈,所以破壞嚴重。
 
45.【參考答案】
 
(1)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
 
(2)夏至北回歸線C
 
(3)AC
 
(4)極夜北
 
(5)變大變慢
 
【解題指要】該題主要考查有關地球運動的知識,考生需要在對地球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產生的地理現象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并作答。
 
第(1)題,地球公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在圖上用箭頭逆時針表示即可。
 
第(2)題,圖示四點分別為北半球的:春分,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夏至,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秋分,太陽直射在赤道上;冬至,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上。以上是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周年移動規(guī)律。本小題還考查了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夏至日(②位置),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且越向北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以內出現極晝現象,因此白晝最長的城市應是最靠北的城市即哈爾濱。
 
第(3)題,由于地球的運動,導致全球各地晝夜長短的變化,每年春分、秋分時,全球晝夜平分,各地晝長相等,均為12小時,因此應選擇位于春、秋分日的①③兩點。
 
第(4)題,當地球位于④位置時,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該日之后,太陽直射點將從南回歸線向北回歸線移動,即向北移動。
 
第(5)題,由于地球的運動導致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周年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為:近則大,遠則小,即距離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角就越大;從題中看,當地球自①向②運動的過程中,太陽直射點自赤道向北回歸線運動,在這個時段內,北京(40。N)距離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越來越近,因此正午太陽高度角應逐漸增大。對地球公轉速度有影響的日地距離,當地球公轉到遠日點(7月初)時,公轉速度最慢;當公轉到近日點(1月初)時,公轉速度最快,因此在地球自①向②運動的過程中,離遠日點越來越近,速度逐漸變慢。
 
46.【參考答案】
 
(1)黑龍江黑河云南騰沖
 
(2)4個
 
(3)黑河一騰沖線以東南地區(qū)人口稠密,以西北地區(qū)人口稀疏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土地相對平整肥沃、降水豐沛、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歷史悠久,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均較西北為優(yōu),更適宜于人類生存發(fā)展
 
(4)長江中下游東京
 
(5)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解題指要】該題考查的是對人文地理的多個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包括我國行政區(qū)劃、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及成因、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等。要求考生關注時事,了解國家重大的發(fā)展戰(zhàn)略。
 
第(1)、(4)題均屬于識記類。
 
第(2)題,需要熟記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位置、簡稱,讀圖可知,ab線經過的省區(qū)中,陜西簡稱陜或秦,甘肅簡稱甘或隴,四川簡稱川或蜀,云南簡稱云或滇。
 
第(3)題要求考生理解,人口分布首先是自然條件的優(yōu)劣決定的,世界中低緯度近海的河流沖積平原地區(qū)條件優(yōu)越,人口密集是必然的,我國也不例外。但這一人口分布極不均勻的現狀如果再加劇,則可能超過東部的環(huán)境容量,造成嚴重后果,故其合理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5)題,許多發(fā)達地區(qū)在取得巨大經濟成就的同時,往往付出了環(huán)境惡化的代價。因此應抓住題目中“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關鍵詞,把環(huán)境保護放在工作的首位,以免西部地區(qū)重蹈覆轍。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湖北成教網 www.zjslxh.org.cn
本文地址:http://www.zjslxh.org.cn/shidig/7797.html

湖北成人高考提升便捷服務

湖北成教網考生微信公眾號

關于我們 網站地圖 網站首頁

版權所有,本網站內容禁止轉載

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發(fā)布為準

報名地址:湖北省科技創(chuàng)業(yè)大廈A座2樓(武漢市武昌區(qū)洪山東區(qū)34號)

鄂公網安備:42011102001592號???鄂ICP備14009716-5號

考生在線咨詢

湖北成教網微信公眾號 湖北成教網微信公眾號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考試科目

招生問答

網上報名

考 生 群

公眾號